那些年后生仔最爱光顾的餐厅,你去过几家?
▲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,来源网络
不可否认,由于价格实惠、口味实惠、送餐快捷等优势,这类餐厅已经成为时下学生和年轻人青睐的“食堂”。
如果时光倒流,回到80后、90后的青春时代,这些年出生的人最喜欢去哪些餐厅呢?
多么美丽
20世纪90年代初,海外快餐品牌进入广州,当地的外资快餐店也出现了。 作为80后、90后心中的“第一代炸鸡”,多美丽第一家店在人民路开业。 这是很多从儿童医院出来的孩子们都向往的地方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“大家去多美,吃多美炸鸡”这句口号。 多美的招牌男孩鸡,皮脆肉嫩。 即使同一条路上有M和K的甜蜜诱惑,但多美里依然是家长们周末带孩子吃喝玩乐的目的地。
遗憾的是,与M吉、K吉的创新相比,十年不变的美好味道却逐渐被过去的孩子们遗忘。 现在只有东晓南和东风中路两家店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东风中路店只做外卖,东晓南店是唯一一家可以堂食的店,隐藏在创意园的一角。 你只能爬三层昏暗的楼梯才能找到它。 多美丽目前的小店环境有点简陋。
▲图源博主“驴的猫”
不再像以前那样美丽,让不少网友纷纷表示遗憾和感慨……
大西刚
同一时期,1992年,大喜号在广州开设了第一家店。 从此,大喜号遍布广州各地,为广州市民带来了新的餐饮选择。
大喜号最初经营西式快餐,主打炸鸡饭,后来转型为中式快餐店。 老娘叉烧、秘制蝴蝶骨、杨梅酱凤爪排等招牌菜承载着很多广州人的回忆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如今,大喜号已在广州杨集、沿江路、东山口、中山六路、北京路拥有7家分店。 说起这家店,有人抱怨价格贵,涨价了,也有人称赞米饭依然软糯有嚼劲,无愧“老广州米王”的称号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添加美味的食物
20世纪90年代的另一个“记忆杀手”是添加美味的食物。 作为20世纪90年代广州最早的西式快餐,菜饭、汉堡包、玉米汤、炸春鸡是当时很多广州人的最爱。
有网友评论称,天美的味道无可替代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除了美味的菜肴,门口的娃娃也成为老人们珍贵的回忆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遗憾的是,我们搜遍了整个互联网,只找到了零星的天梅水痕迹。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!
并志连
除了上述的快餐店,广州还有一些独特的简约餐厅,承载着老广州人的青春记忆。
比如位于荔湾的丙枝莲,就是老光的避暑胜地。 这里不仅饮料是冰镇的,食物也是冰镇的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无论是可爱富有弹性的墨鱼,鲜嫩脆嫩的苦瓜,光滑坚韧的芦荟,还是鲜美的鳗鱼,经过冰鲜或凉拌后,更有一种解腻爽口的味道。
开业十几年的冰之恋,因其价格实惠、食材新鲜而深受食客们的喜爱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有网友指出,饼之恋2022年就已经关门了,老板又开了一家新的立恒餐厅。
立恒餐厅保留了原有的冰镇菜肴。 一些冰之恋的“忠实粉丝”仍然喜爱它们,而一些食客则表示,它们已经不如以前了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仙女森林
在那个翻盖手机时代,仙掌林是80后、90后年轻时爱去的“喝水吹水圣地”,也是“约会抄袭的秘密基地”。
1996年,宪宗林离开香港进入内地,开创了内地珍珠奶茶文化。 十年后,Fairyland在香港和中国大陆拥有超过130家分店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绿色的藤秋千、白色的摇椅、炸豆腐、木糠饼、黑钻珍珠奶茶、蜂蜜绿茶,都是80后、90后的青春回忆。
▲图片来源水印
在当年的学弟眼里,仙宗林可不便宜。 毕竟,在那个5块钱奶茶太贵的时代,仙宗林一杯珍珠奶茶就要25块钱。 有网友表示,以后想赚大钱,来仙掌林吃吃喝喝。 不幸的是,他们长大后很少来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童话森林曾出现在广州动漫星城、中华广场等热门商场。 但现在宪宗林在广州只剩下3家店了,分别位于江堰路、区庄、大沙地附近。
白大国
2001年,第一家百大果店在江南西开业。 那时,三五个同学会聚在一起,一起吃水果馅的“巴子凉粉”; 或者他们可以和家人一起吃一顿简单的饭,点一份主食和一杯饮料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无论是首创的榴莲煎饼、柠檬鸡扒饭,还是自制的霸王红豆冰,都是当时很多学生的最爱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如今,白塔果已经创业20多年,依然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。 石牌西路分店甚至被称为某高校学生的“第二食堂”。
目前,百大果在广州仍有9家门店开业,其中5家获得4星以上。
太平关西餐厅
除了简单的饭菜,还不得不提当年那些“高档”的西餐厅。
太平关西餐厅始建于1860年,是广州第一家西餐厅。 这里也是周恩来总理举行婚宴的地方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太平观的创始人是广州西村人徐老高。 他当过厨房勤杂工,在街上买牛排。 相传,当时他的顾客多是达官贵人,品尝过各种美味佳肴。
后来,他在太平沙(今北京南路一带)开设了商店。 因位于太平沙,店名“太平关”。
当时太平关非常有名。 这家中国人开的西餐厅可以和外国人竞争。 为此,徐老高被后人誉为让中国人“张口吃天下”的第一人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如今,太平关以其历史地位和特色装饰吸引了众多食客。 红烧乳鸽、炒冰淇淋等是餐厅的招牌。 然而,在线评论对其价格、产品和服务的评价褒贬不一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翠翠阁
如果说太平关西餐厅是广州第一家西餐厅,那么绿隐阁就是广州80、90后“西餐启蒙”的第一步。
1989年9月9日,第一个绿色花园在广州西湖路建成。 广州人还给它起了一个昵称——鹿琴脚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对于老光来说,能和心爱的人在绿阁共进晚餐,绝对是一件浪漫而奢侈的事情。 除了成为约会圣地之外,去绿亭吃顿大餐也成为了很多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学生的奖励。
泰王炒饭等招牌菜和飞机舱的装修设计是一代广州人的回忆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不幸的是,事情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样子了。 虽然绿音阁在广州仍有6家门店开业,但人气已大不如前。 菜单上依然印着“带着爱与欢笑”,但昔日一起欢笑的人也变了。
绿岛西餐厅
对于番禺的朋友来说,绿岛西餐厅曾经是非常熟悉的。
1998年7月13日,绿岛西餐厅在繁华的番禺友谊大厦对面开业。 绿岛西餐厅的名字来源于流行于台湾、台湾的《绿岛小夜曲》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过去,番禺只有两家西餐厅,番禺宾馆和麦西阁。 随着大量港资、外资企业进入番禺,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当第一家绿岛西餐厅开业时,生意兴隆。 随后,绿岛在番禺开设了多家分店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番禺的一位老朋友回忆,幼儿园、小学的家庭聚会、朋友聚会,大部分都是在绿岛度过的。 那时,我喜欢打开绿色菜单书,指着我这个那个。 玉米奶油汤、果木牛排、排骨牛排和冰淇淋船都是必点菜品。 运气好的话,晚上还可以偶遇钢琴演奏。
▲图片来源网络
但2010年后,周边商场的餐馆、美食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绿岛不再像以前那样受顾客欢迎。 此后,不少分店逐渐关闭,现仅存番禺广场店。
回忆的味道
如今,餐饮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。 据统计,我国餐饮门店数量从2014年的339万家增长到2021年的930万多家,八年间增长了近两倍。 选择更多了,消费者对餐厅的产品、性价比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
这些与80后、90后一起成长的餐厅,有的依然强势,有的悄然退出,还有的正在寻找新的转型方式。
翻看社交平台,不少博主分享了自己学生时代重返最爱餐厅的经历。 除了怀旧之外,有网友也表达了感慨——总感觉找不到以前的味道了。 是餐厅变了,还是我变了?
亲爱的朋友们,
你学生时代喜欢去哪些餐厅?